吴江关工委微博
吴江关工委公众号
颂建党百年老少同台线上展播 +更多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苏州市吴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9-04-19 14:04:00 作者:ggwjwh 点击次数:19599



解放战争中三大战役胜利的历史意义

 

文/朱富星

 

从1948年9月~1949年1月,中国人民解放军在辽沈战役、淮海战役、平津战役三个战略性战役中取得了决定性胜利。三大战役解放战争中,我军由战略防御转入战略进攻转折点,三大战役的伟大胜利,沉重地打击了国民党反动派,大量消灭了其有生力量,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坚实基础,从而大大加快了全国解放的进程。


先作分别叙述——


辽沈战役是1948年9月12日至11月2日之间进行的,可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东北野战军主力南下,于10月15日打下锦州,歼敌10余万,俘敌东北“剿匪”总司令部副总司令范汉杰。截断了北宁线,封闭了东北与华北的陆上通道。长春守敌动摇,一部起义,一部投诚,长春顺利解放。第二阶段从10月20日开始至28日,进行了辽西会战,东北野战军全歼了妄图重占锦州,夺路南逃的廖耀湘兵团10万余人。第三阶段从10月29日至11月2日,东北野战军解放了沈阳和营口,东北全境解放。


辽沈战役共歼敌47万人,解放了东北全境,连同其他战场的胜利,人民解放军上升为300万人,国民党军队则下降为290万人,全国军事形势出现了一个新的转折点。从此,人民解放军不仅在质量上占了优势,而且在数量上也占了优势。辽沈战役的胜利,使得人民解放军拥有了一个巩固的具有一定工业基础的战略后方,并拥有了东北野战军这支近百万的战略预备队,为以后解放平津与华北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指出的“这是中国革命的成功和中国和平的实现已经迫近的标志。”

 

淮海战役是第二个战役,是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进行的。淮海战役从1948年11月6日发起,至1949年1月10日结束,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从11月6日至22日。华东野战军主力在徐州以东碾庄地区,围歼敌黄伯韬兵团,击毙敌兵团司令黄伯韬。敌第三绥靖区副司令官、中共地下党员何基沣、张克侠率部23000人在贾汪、台儿庄地区起义。从11月23日至12月15日,是淮海战役的第二阶段,主要作战目标是歼灭由豫南赶来增援而孤军突击的黄维兵团。中原野战军在华东野战军一部的配合下,全歼敌第十二兵团于双堆集地区,生俘兵团司令黄维。在此期间,国民党徐州“剿总”副总司令杜聿明率领邱清泉、李弥、孙元良三个兵团撤离徐州,被华东野战军主力合围在陈官庄一带,孙元良兵团被歼灭。第三阶段从12月16日至1949年1月10日。人民解放军发起总攻,全歼邱清泉、李弥两个兵团,击毙兵团司令邱清泉,生俘副总司令杜聿明,至此,淮海战役胜利结束。这次战役共计歼敌55.5万人,解放了长江中下游以北的广大地区,国民党统治的心脏地带京、沪一带完全暴露于人民解放军的攻击之下。 


    平津战役是1948年11月29日至1949年1月31日之间进行的。平津战役第一阶段从1948年11月29日至12月21日,根据中共中央军委确定的对平、津、张实行围而不打或割而不围的作战方针,人民解放军完成了对平、津、张的战略包围和战役分割任务,使敌人失去南逃或西窜的可能,造成了解放军从容歼敌的态势。第二阶段从12月21日至1949年1月15日,人民解放军按照先打两头、后取中间的作战方针,先歼灭新保安之敌两个师,接着歼灭由张家口突围之敌七个师,并于1月14日总攻天津,全歼守敌13万人,生俘敌警备司令陈长捷。第三阶段从1月16日至31日,在中共北平地下党组织和民主党派无党派爱国人士的有力地促进下,经过谈判,傅作义率部25万余人接受和平改编,北平和平解放。整个平津战役共歼灭和改编敌军达52万人,华北基本上获得解放,并使华北、东北这两大解放区完全连成一片。

 
    三大战役的胜利,使人民解放军胜利地完成了与敌主力的战略决战。三大战役共进行了142天,歼灭敌人173个师,共计154万多人,连同在此期间其他地区的作战,人民解放军共计歼敌182万人。这意味着国民党赖以维持其反动统治的主要军事力量基本上已被消灭殆尽。三大战役的胜利,奠定了人民解放战争在全国胜利的巩固基础。


总结三大战役的胜利,根本原因如下:


一、中国共产党英明的战略决策


辽沈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最先爆发的一场战略大决战,之所以说这是一场战略决战,完全是因为东北地区较为发达的工业基础和物资储备,以及战略地位。毛泽东在1945年中共七大上就指出:“从我们党,从中国革命最近的将来前途看,东北是特别重要,如果我们把现有的全部根据地都丢了,只要我们有了东北,那中国革命就有了巩固的基础。” 据此,在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就迅速开进东北获得先机,从1945年8月中旬到11月底,从各大解放区调入东北的部队约13万人,派到东北的干部2万余人,中央委员、候补中央委员21人,政治局委员4人。最终,站稳脚跟并发展壮大,这是整个解放战争非常关键的一步。


在辽沈战役之前,毛泽东就看到了锦州对于全东北的重要性,他认为只要成功解放锦州,那就能实现关门打狗的战略目标,切断了国民党军队从陆路撤退的线路,为战役胜利奠定基础。


那么,国民党方面在装备优势的前提之下,为何会以惨败而告终呢?其实,从辽沈战役的经过来看,战略部署失误成为国民党方面最主要的败因。蒋介石就曾按照其美国顾问巴大维的建议,准备将东北主力部队从沈阳移驻到锦州,以确保东北国军与华北傅作义部的联系。如果能够将主力部队撤退到锦州,一方面缩短了与关内华北方面的距离,可以确保物资供应和兵力援助;另一方面也会避免因困守沈阳而成为瓮中之鳖。而且,国民党方面退守锦州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扭转当时被动的局面,如果局势恶化则全军从锦州撤回到关内,保存有生兵力;如果局势改观则可以锦州为基地并在关内的支持下再谋图发展。


      可是,国民党东北剿总司令卫立煌认为沈阳是关外第一大城市,自己经营多年,工事完备,可以说是一座坚城,不战而弃守,恐怕会导致局势恶化。因此,卫立煌坚决不同意从沈阳撤退至锦州,仍将主力大军部署在沈阳,采取被动防守的策略。


后来的战争经过说明,锦州的成功解放牵一发而动全身,国民党军队就被封闭在东北地区,陷入了孤立境地,陆上无法逃脱,最终除了少数部队从营口走海路逃窜之外,主力部队全部被歼灭在了东北地区。


在中原,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第一,牵制了国民党军队,缓解了解放区军事压力。1947年3月,国民党集中重兵聚集陕北山东,进行重点进攻,形势十分严峻。刘邓大军所在的晋冀鲁豫战场是连系东西两战场的中间地带,这也是国民党军兵力较为空虚的一段,中共中央交给刘邓大军的任务,就是砍断这个“把”,把战争引向国民党统治区域。邓小平对部下说,我们晋冀鲁豫好似一根扁担,挑着陕北和山东两大战场。我们要坚决执行党中央、毛主席的战略方针,责无旁贷地打出去,把陕北和山东的敌人拖出来。我们出去挑的担子越重,对全局就越有利。为了实现跃进大别山、夺取中原的战略计划,人民解放军采取三军配合、两翼牵制的周密部署。三军配合,即由刘伯承、邓小平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从中央突破,挺进大别山;以陈毅、粟裕率领的华东野战军主力为左后一军,挺进苏鲁豫皖地区;以陈赓、谢富治率领的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为右后一军,挺进豫陕鄂地区。两翼牵制是:以西北解放军在陕北出击榆林,调动胡宗南军北上;以山东解放军在胶东展开攻势,继续把进攻山东的国民党军队引向海边。两翼牵制便利了三军的配合,这三路大军,互相策应,在黄河与长江之间的广大地区形成了一个“品”字形的战略态势,这就牵制了南线国民党军一半以上的兵力。在4个月的作战中,三路大军互相配合,共歼敌19万5千人。1947年12月底,三路大军在豫南的遂平、西平地区胜利会师,创建了江淮河汉之间的中原解放区,使三个解放区联成了一片,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队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阵地。从而打乱了国民党军在南线的战略部署,有力地配合了西北和山东野战军粉碎国民党军重点进攻的作战,极大地缓解了老解放区的军事压力。改变了解放战争的战略态势,揭开了全国性战略进攻序幕


二、人民战争的巨大威力


以淮海战役为例。淮海战役,是我党我军历史上一次至关重大的战略战役,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第二个战略性进攻战役。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战略决战的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的战役,自1948年11月6日至1949年1月10日,历时六十六天。国民党军先后投入共约八十万人,出动飞机高达2957架次。解放军参战部队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连同华东军区、中原军区地方部队共约六十万人。战争的目标是逐鹿中原,最终以解放军的60万消灭了国民党军的80万。


到底是什么原因让我军60万战胜国民党80万呢?


陈毅元帅在1951年2月11日会见苏联驻华大使尤金时,介绍淮海战役情况,概括说明决战胜利的原因:一是敌人错误判断,认为我们没有力量,不会集中兵力与他决战。二是在战役战术上分批分割歼敌,主要以近战夜战,发挥我们的长处。三是庞大深厚的民力支援,实际上成为五百万对八十万,充分发挥了人民战争的威力。四是靠战士勇敢、献身精神和天才的创造力来完成战略战役上的正确决策。五是发挥了政治攻势的作用,在战役中敌军有五个师起义,一个师投诚。在俘虏政策上,实行原则性与灵活性相结合,对敌人实行分化。在这些原因中,人民的支援是胜利的根本保证。正如中野在《双堆集作战总结》中所说的,作战中的物资供应,是达到较圆满之要求的,无论在粮食弹药的接济,还是医疗救护等方面,都未感到意外的特殊困难,这是此次作战胜利的有力保障,没有这种保障,要想取得这次作战的胜利,是无法想象的。陈毅对尤金特别强调,五百万支前民工,遍地都是运粮食、运弹药、抬伤员的群众,这才是我们真正的优势。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群众用小车推出来的。淮海战役是一场真正的人民战争,淮海战役的胜利也真正是人民的胜利。


三、  国民党军队的分崩离析


战争打响后,国共双方都在调兵遣将,中国共产党方面坚持用人不疑,集思广益。在军事上暂时处于下风的情况下,也并没有撤换军事主官。而国民党方面,蒋介石一直多疑,辽沈战役中,先是撤了杜聿明换心腹陈诚,陈诚被前方官兵恶怼后换卫立煌,卫立煌顶不住又换回杜聿明,最终换回的是民心尽失、军心尽失。


其次,国民党军派系林立,中央军与地方军待遇装备差异很大,尤其是桂系的离心离德。在辽沈战役中,据守长春的国民党军主要是新7军和第60军,其中新7军是蒋介石的嫡系主力,而第60军则来自云南,系由龙云、卢汉长期控制的滇系地方部队。在长春被围时,第60军穿着从云南一路过来的单衣单裤,看着空投物资只投放到新7军阵地,解放军派人去谈判,军长曾泽生率第60军阵前起义。在淮海战役打响的第三天,驻徐州贾汪地区国民党“第三绥靖区”所属部队,在共产党争取下,由副司令官张克侠、何基沣率59军、77军所辖38师、180师、132师及37师一个团共2.3万名官兵,在运河前线战场起义,使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山东兵团通过防线直插陇海东线宿羊山、八义集一线,包围碾庄之敌。其实,早在淮海战役打响前,白崇禧就曾提议统一华中华东战区成立“剿总”,如果这一方案得以实施,那国共双方的胜算就难以估量了。但蒋介石担心桂系“坐大”,否决了这一建议,单独成立徐州“剿总”,任命无能的刘峙担纲,这也是淮海战役国民党军惨败的原因之一。


在三大战役期间,最举世瞩目的起义则来自北平。1949年1月22日,国民党军华北“剿总”司令傅作义和华北“剿总”副司令邓宝珊率北平城内的25万余国民党军起义,北平宣告和平解放。回顾傅作义之起义,尽管很大程度上因为天津失守,傅系的主力部队35军被歼,守将陈长捷本人做了俘虏,但另一大原因,也在于他根本不相信蒋介石。蒋介石曾提出,要傅作义放弃北平,率军南下巩固中原防线,可出身于西北军的傅作义感到,如果自己南下,将很可能落得如杨虎城一般而身陷囹圄,不同意弃守北平。


  在内战发动之初,蒋介石亦在想方设法精简整编部队,可他精简的总是非嫡系部队,整编扩大的总是嫡系部队,最终导致了军心浮动,特别是各部队高级军官的军心不稳。部队不解决“为谁打仗”的问题,这仗,还怎么打?


  人心向背,决定了中国共产党必定胜利,蒋介石必定失败。三大战役,包括之后的渡江战役等等,解放军攻无不克、无坚不摧,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从胜利走向胜利,是人民的选择。三大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