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江关工委微博
吴江关工委公众号
颂建党百年老少同台线上展播 +更多
传承爱国精神 争做三有新人(胥锦荣)
苏州市吴江区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 2019-05-10 15:06:26 作者:ggwjwh 点击次数:1980



传承爱国精神  争做三有新人


文/胥锦荣

 

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华诞。回顾新中国走过70年的峥嵘岁月,综观新中国70年取得的辉煌成就,我们无不为伟大的祖国而感到骄傲和自豪。在举国欢庆新中国70华诞的大喜日子里,省关工委部署,今年要在全省青少年中开展“传承爱国精神,争做三有新人”主题教育。今天,我就这个话题跟青少年朋友们聊聊我的一些感想,希望能引发大家的思考和共鸣。具体讲三个问题。


一、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的崇高情怀


  习近平总书记对“爱国主义”有过太多精辟论述。他在一次讲话中说道:“要结合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广大青少年中开展深入、持久、生动的爱国主义宣传教育,让爱国主义精神在广大青少年心中牢牢扎根,让广大青少年培养爱国之情、砥砺强国之志、实践报国之行,让爱国主义精神代代相传、发扬光大。”总书记的殷殷之语为广大青少年提出了重大的人生课题,真切地表明了他对广大青少年情浓意长的关爱和至深至切的期望,也为我们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提供了行动指南。总书记日理万机,却时时想到“爱国”这个问题,可见爱国在他心目中占着多么重要的位置。因为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的崇高情怀,也是人生的必修课。我们可以从民族层面、国家层面、个人层面来加深对“传承爱国精神”这个问题的理解。


首先,在民族层面,爱国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多年的文明积淀。爱国家的醇厚情感像一条奔腾不息的长河,滋润着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的心田,塑造着中华民族精神品格和道德风貌。这种被世世代代相传承、并被不断发扬光大的源远流长的爱国传统,成为了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融入了民族的血液里,铸成了不朽的民族灵魂和民族的精神基因。我们翻开悠长的中华民族荣辱史,就会发现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无数的仁人志士却弹奏出同一乐章,那就是对祖国的无限忠诚和热爱。屈原、文天祥、岳飞、邓世昌、杨靖宇、方志敏、董存瑞、江竹筠、张应春……列数不尽的中华儿女,舍身取义,以身殉国,创造了无数动天地泣鬼神的英雄业绩。这些英雄业绩无一不折射出熠熠动人的爱国主义光芒。


其次,在国家层面,爱国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纵观历史,中国长期走在人类文明前列,为人类发展进步作出过独具特色的精彩贡献。可是近代以来,我们国家迭遭外辱内患,战乱频仍,人民饱受屈辱,苦难深重,甚至沦落到了亡国灭种的最危险的地步。深爱自己祖国的中国人民始终不屈不挠、前仆后继,在一个世纪的黑暗摸索中,始终梦想着民族的复兴、祖国的富强。具有强烈爱国情怀的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的斗争,在70年前,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础上建立起新中国。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凤凰涅槃,爱国情愫空前高涨,昂首阔步进入发展新纪元。70年艰辛奋斗,70年波澜壮阔,一个积贫积弱、生产力水平十分落后的农业大国已经发展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迎来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前景。爱国永远是凝聚中华民族的精神纽带、激励国人奋发图强的动力源泉和兴国强国的精神力量。


再次,在个人层面,爱国是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一代一代的中华儿女始终把爱国奉为道德传统的至高原则,孕育成了深厚的民族情感,优良的人文精华,壮丽的文明旋律,成为每一位社会成员的立德之源、立功之本。爱国是我们对人进行道德评判和价值衡量的首要标准,也是人们毕生追求的最高境界。我们看到,在无数的仁人志士心中,国家利益高于个人利益,国家前途重于个人前途,国家希望大于个人希望,为了国家,可以抛弃一切乃至生命。中国著名的“核司令”程开甲,早年留学英国,成为哲学博士、英国皇家化学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他抛弃国外优厚的科研条件和优裕的生活待遇毅然回国,为的是把个人梦想融入中国强盛、民族复兴的中国梦之中;他扎根被称为“死亡之海”的戈壁荒原二十余载,吃尽艰辛而斗志昂扬,为的是把报国之志付诸实践;他在耄耋之年仍醉心于科技攀登,为的是助推祖国科技事业登上世界科技高峰。他的爱国情怀激励着无数后来者立爱国之大德,做时代之新人。


悠长历史记载着时代进步的印记。中国古代文明曾领先于世界,那是富有创新精神的中华儿女爱国之情的播撒;巍峨长城,那是具有无尚尊严的中华儿女捍我河山意志的凝铸;绵长的丝绸之路,那是充满自信的中华儿女向世界敞开的胸怀;健康向上的民俗民风,那是热爱生活的中华儿女千百年来创造的无形文化遗产;雨后春笋般涌现的国之重器,那是不甘殿后的中华儿女“大国工匠”精神的绽放……一切的一切,都倾注着中华儿女对祖国母亲的挚爱。新时代呼唤时代新人要传承爱国精神,发扬光大爱国精神。


二、“三有”,是铸造时代新人的基本要素


“三有”,指的是“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19大报告中提出的。党的19大报告指出:“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三有”是党和国家对我们青年一代的殷切期望,也是新时代铸造时代新人的基本要求。即将步入青年的广大少年乃至儿童,当然也包含在期望和要求之列。因为“一切伟大成就都是接续奋斗的结果,一切伟大事业都要在继往开来中推进。”广大青少年要不负党和国家的嘱托,不辱新时代的使命,就要自觉朝“三有”的方向努力,把自己锻造成符合时代要求的“三有”时代新人。因为理想是我们成人之“基”;本领是我们成事之“要”;担当是我们立身之“本”。这三者相互联系、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成为有机的统一体,是我们支撑精彩人生的“金三角”。


要坚定理想,做脚踏实地的奋斗者。理想指引人生方向,理想是成就我们事业的重要基础。“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理想的实现离不开个人的勤勉学习与不懈奋斗。因此,我们既要“仰望星空”,将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作为指引人生前进的航标,同时也须“脚踏实地”,将个人的成长成才之梦作为砥砺前行的动力。美好的人生理想应该与国家和民族的事业融为一体,需要在奋斗中实现,而想要坚定理想必需要做到“三懂”。一要懂得何谓理想。理想不是一朝空想的空中楼阁,而是结合自身实际和目标需要而形成的具有人生导向和动力支持的精神航标,是现实和未来的统一体。二要懂得理想为谁。理想可为个体的美好生活提供指导,理想之所以能成为一个人一生攻坚克难的勇气来源,其原因就在于理想不仅服务当下,还激励人们开创未来。同时,我们更必须认识到,由于人在本质上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因而个人理想只是社会理想的一个构成部分,只有将个人理想与社会理想结合起来不断奋斗,才能不断证明自身价值。三要懂得如何实现理想。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理想的启航离不开个人的奋斗,“白日莫虚度,青春不再来”,实现理想永远不晚,时刻仰望星空浩渺,坚定追星逐月脚步,终有一天可成就一番事业。 

    

要掌握本领,做躬身实践的奉献者。梦想从学习开始,事业靠本领成就。我们现在还在学习本领,这本领掌握得如何,会直接影响到将来实现中国梦的进程,“两个百年”宏伟目标的实现关键在于我们能否掌握够硬、够实、够强的本领。“打铁还需自身硬”,新时代的青少年只有把获取本领作为当下奋斗的直接目标,把提升创新能力作为开创未来的钥匙,在服务祖国的实践中、在开拓创新的实践中不断锤炼,才能练就“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过硬本领。“广大青年要坚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增强知识更新的紧迫感,如饥似渴地学习,既扎实打牢基础知识又及时更新知识,既刻苦钻研理论又积极掌握技能,不断提高与时代发展和事业要求相适应的素质和能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广大青年的寄语,也是新时代青少年磨炼本领需要始终牢记的信条。祖国培养了新时代的我们。目前我们的首要任务在于“学”,学创新发展的理论,学推动生产的技术,学为人处世的道理,学改造社会的本领;将来我们就要将所学本领奉献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奋斗中。

    

要勇于担当,做一往无前的搏击者。新时代催生新使命,新使命呼唤新担当。接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历史接力棒,是我们的时代机遇,更是沉甸甸的历史使命。具有担当精神是承担历史使命、开创民族未来的胆气所在。因此,我们应该志存高远、胸怀大局、勇往直前,应该将个人的成才之路与国家的前途、民族的命运、人民的幸福紧密结合,在伟大中国梦的实践征程中实现人生价值、书写奋斗篇章。勇敢的担当精神应该在明辨是非、激流勇进中愈加无畏。担当精神的本质在于责任意识与家国情怀,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就崇尚“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今“为天地立心、为民生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仍是激励我们勇于担当时代重任的箴言。处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广大青少年肩负着更为光荣的责任与使命,要树立在继承前人的基础上超越前人的雄心壮志。百年的奋斗史,数十年的建设史与改革史留给了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前辈们可贵的担当精神我们要很好继承。要树立逢山开路、遇河架桥的意志,珍惜大好时光,好好锤炼自己,争做一往无前的搏击者。我们要有“欲与天公试比高”的勇气,自信自强自立于时代潮头,成长为可堪大任的时代新人。


三、自律,是助就成长成才的前提条件


当我们懂得了为什么要爱国,为什么要争做三有新人的道理后,在为“传承爱国精神,争做三有新人”目标而努力时,我要告诉大家的是,请不要忽视了一个十分重要的前提,那就是要学会自律。没有自律,“爱国”、“三有”、“成长成才”都是难以做到的。


什么叫自律呢?所谓自律,是指不受外界的约束,不为情感所支配,根据自己的良心,为追求道德本身的目的而制定的伦理原则。马克思认为,“道德的基础是人类精神的自律”,这意味着道德价值的根据在于人自身而不在人之外。德国哲学家康德认为,真正品德的产生,是来自人们意志的自愿,不受外界的约束,可以自主规范约束自己,故道德的最高境界是“自律”。现代德育的目的是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方面的主体素质得到全面和谐、充分自由地发展,培养成独立自主、积极主动的道德能力与素质,即道德上的自律能力。可见,自律是产生于内心的、自觉自愿的自我约束。


     我们为什么要强调自律呢?因为自律对成就人生非常重要;对成长中的青少年来说,更是像空气那样,须臾不可或缺。当代最杰出的心理医生、著名作家斯科特·派克告诉我们:“人生是一场艰辛之旅,心智成熟的旅程相当漫长”,“自律是让心智走向成熟的基本原则”,“当一个人拥有了自律,也就拥有了解决人生问题最主要的工具”,“没有自律的原则作为后盾的管教,不会起到任何积极作用”。可见,成长、成功、成才都不能没有自律。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没有自我要求、自我约束、自我锤炼、自我奉献,那将会一事无成。我们看到,那些对国家、对人民作出重大贡献的成功人士,无不从自律开始,无不让自律伴随一生。


    我们怎样来践行自律呢需要提示的有好多方面,这里选择性地提示几点:


一要主动接受逆境磨炼教育。逆境磨炼教育也称挫折教育。是指通过展示人类社会生活中的挫折因素,培养我们正确认识、驾御挫折能力的一种教育活动。它让我们不在挫折中消沉、徘徊,而是向挫折学习,在挫折中锻炼和考验中成熟、奋进、崛起,自处逆境仍然保持心理平衡和正常活力,从而培养对未来生活的适应性和调节周围环境的能力。当今时代充满着竞争、挑战和风险,青少年需要挫折教育,社会呼唤挫折教育。孟子曾说,“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不能。”日本教育也规定,要创造机会把孩子投入艰苦环境中锻炼,让孩子学会战胜困难,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据说有些小学的校门口,设有一块水池,学生每天脱下木屐从水中走进校园,即使是寒冷的冬天,也从不在教师面前喊冷。


二要积极参与道德辨析活动。道德有好坏善恶之分。通过辨别分析,摒弃坏的、恶的,弘扬好的、善的。对自己要经常进行自我检点,自我评价,依据社会公认的品德评价标准,对自己的行为作出肯定或否定的价值判断。要确立自我意识,正确认识自己以及自己和周围事物的关系,正确理解个人需要同社会需要之间的关系,涵养正确的、良好的、友善的品德意识。要进行自我激励,对自己的行为表现进行自我反省,自觉地进行思想转化和行为控制。要善于自我调控,对实际生活中常有的不为人知的即“个人独处”的情况,扪心自问,检点一言一行,以保持正直的人格和品德的纯洁,抵制外界不良诱因。对社会要按公序良俗行事,以审视的目光看待社会道德现象,以批判性思维和向善性选择,助推社会道德提升层次、提升境界,为构建美好和谐社会推波助澜。


三要努力强化道德责任培养。青少年的道德责任感要靠在实践中培养而逐步增强。实践活动为自律能力的形成提供一个锻炼机会。我们要在参与真实的社会生活中认识社会生活的真面目,进而参与社会生活改革与创新活动;在社会道德环境中接受社会关于个人道德责任的各种要求,培养具有独立的、理性的道德判断能力与选择能力;要树立对自己、对他人、对社会、对国家、甚至对全球的责任意识,树立起学习责任心、生活责任心、工作责任心等,在家庭生活、社会公德、职业规范等方面履行道德责任,做道德生活的主体、“参与者”、“践行者”,而不是被动的客体、“接受者”、“旁观者”。


总之,道德教育的最高目标是教会人们自律。当代社会各行各业都需要从业人员具有自律的品德。我们青少年将来所面对的是社会,具有自律的品德会使我们受益无穷。我们从现在起就要学自律,行自律,高标准要求自己,高强度锤炼自己,将来才能高质量奉献社会,高水平服务人民,为“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作出更大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