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关工委助力青云小学人工智能教育屡创佳绩
11月2日,首批“苏州市青少年数字公民培育计划”优秀项目学校名单公布,吴江区青云小学上榜,成为全市25所学校之一。
从2019年起,青云小学致力于人工智能教育,学校在关工委的助力下注重人工智能与学科融合的探索实践,开发了相应的实践课例,成功立项了苏州市教育科学“十四五”规划课题《人工智能背景下农村小学教学变革实践研究》。学校还积极与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苏州站合作,镇关工委组织师生走进人民大学(苏州校区)开展人工智能课程研究,为农村学生提供了优质的教育资源,学校现为“全球青少年图灵计划”人才培养实践基地。
人工智能技术能够解决人类的许多重复劳动。青云小学校站共建课外教育辅导站,建有人工智能实验室,有款师生共同研发的类似AI的语音交互系统,喊一声“打开浇花”,插在盆栽内的白色水管就能缓缓喷洒出水滴,还能监测土壤湿度进行智能灌溉,实现智慧种植。实验室里还有几个关于AI视觉的应用,如基于视觉识别技术的图书摆放智能提醒装置、基于图像识别技术促进小学生“光盘行动”的研究等,同样由师生共同研究完成。图书摆放智能提醒装置,能识别书架上图书摆放是否整齐,并通过灯光和声音给予学生友好的提示。智能“光盘行动”则能识别餐盘内的食物剩余量,依据识别结果,也借助“灯光+声音”的双重鼓励手段,对学生“光盘”行为表示肯定,并可将“光盘”累积数量投屏到食堂大屏幕。这对于班级用餐管理和学校改进菜品质量及数据分析也能起到积极的作用。
短短几年里,300多名青云小学学子站上了省、市级的领奖台。2021年,学校获评“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活动特色单位”,2022年,学校人工智能教育实践案例入选教育部“全国智慧教育优秀案例”。2023年,学校又获评首批苏州市人工智能教育实验学校和“十四五”苏州市科学教育综合示范学校。今年以来,青小学子又斩获了“程开甲奖”,在江苏省青少年创意编程、江苏省青少年机器人竞赛中,青小学子均获江苏省一等奖,学校获团体奖。在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创新与实践大赛和2023世界机器人大赛青少年机器人设计大赛中,有34人分获一二三等奖。
青云小学在人工智能教育领域取得的显著成绩,很大程度上归功于学校党政和关工委等在融入特色教育的同时,扎实推进基础教育。数据、算法和算力是人工智能教育的三个核心要素,而掌握这些要素需要在扎实学好基础学科的基础之上。他们从三年级就开始着手培养学生对AI的兴趣,通过关工委组织的校外辅导站及其社团教学、延时服务等多种方式,让同学们能积极参与进来。
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如今,青云小学已经走出了一条独具特色的小学人工智能教育的“农村道路”。接下来,青云小学将进一步把人工智能、智慧教育的品牌做大做强,争取有国家发明专利在青云小学诞生。
(吴江区桃源镇关工委 戴惠林 赵雪棣)